2022-01-22 11:39:48 0
1月20日,廣州。廣東省十三屆人大五次會議上,代省長王偉中代表省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其中披露,2021年,廣東GDP達12.4萬億元,同比增長8%。
報告上傳遞的另一個重要信息是,東莞成為廣東第四個經濟總量過萬億元的城市。
同日舉行的江蘇省十三屆人大五次會議上,江蘇省代省長許昆林也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披露,2021年,江蘇GDP邁上11萬億元新臺階,達11.63萬億元,增長8.6%。
廣東、江蘇,這是中國經濟的耀眼雙星,兩地GDP總和占全國經濟比重的21%。
廣東、江蘇兩地并列為全國擁有最多萬億GDP城市(4個)的省份(來源:國民經略)
省強源于城市強,特別是省內各城市的集體崛起。
2021年,隨著東莞GDP破萬億,廣東GDP進入“萬億元俱樂部”的城市增至4個,分別是:廣州、深圳、佛山、東莞。
和廣東一樣,江蘇省GDP破萬億的城市,截至目前也有4個,分別是:蘇州、南京、無錫、南通。
這樣,光是廣東和江蘇,邁入“萬億GDP”的城市就多達8個。放眼全國,目前共有24個萬億級城市,東莞是這24個城市中的新入局者。
2020年,作為萬億俱樂部種子選手的東莞憾差咫尺,2021年再看那個跑進來的,又還是它,而且只有它一個。
經濟規模與人口規模共振
東莞是一個特別的城市。
在所有進入萬億元GDP序列的城市中,東莞低調、內斂,并不搶眼。
不止一次,外地朋友來到東莞,總在見面時欲言又止。最后沒憋住的人會說:“感覺不像個大城市呀?”
的確,僅從外觀上看,東莞似乎與其經濟規模和發展速度不太匹配。
東莞市區(來源:清溪在線)
東莞位于珠江東岸,處在廣州和深圳中間。歷史上曾隸屬惠陽專區,1985年由東莞縣改為縣級東莞市,1988年升級為地級市。行政架構上,升格為地級市后,并未設立縣區一級,直接由市直管鎮。
當時的一位市領導回憶起這么安排的初衷時告訴南風窗,一方面可以減少編制,少養些人,減輕財政壓力,另一方面,這樣的行政架構對東莞快速發展有利,行政效率高。
在廣東省,保持這樣架構的,還有同是縣級市升級為地級市的中山。
利用身處深圳和廣州兩大城市腹地的優勢,以及距離香港近,血緣、鄉情濃郁和來往密切的優勢,東莞在改革開放后,從“三來一補”起家,不僅吸引大量港資,也吸引大量臺資,并由此點燃了“世界制造業之城”的烽火。
東莞造紙車間
一組組數據,可見證東莞的快速發展。
權威資料顯示,1978年東莞地區生產總值6.1億元,1992年破100億元。10年后,即2002年,東莞GDP始破千億,達1189億元。2021年,東莞GDP破萬億。
這意味著從千億到萬億,東莞用了19年時間。
伴隨著經濟體量壯大,人口迅速擴張。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東莞常住人口達1047萬人,成為廣東省僅次于廣州和深圳的第三城。在全國14座特大城市中,東莞人口排第二。
此外,東莞的年輕人占比很高。統計顯示,15-59歲年齡段占據東莞總人口的81.41%。
2021年全國城市年輕人指數排名TOP10,東莞名列第五(來源:第一財經)
機遇青睞有準備的城市
人變多了,首先是因為經濟機會變多了。
記者調查發現,這和東莞產業發展以及經濟韌性有關,同時也和我國得當的防疫措施和明顯的防疫效果有關。
1月21日,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學系教授林江對南風窗表示,東莞外向型經濟的特征注定了其在全球參與國際分工與合作中,勢必受到國外“風吹草動”的巨大影響,當下,主要和全球各地的疫情防控能力有關。
林江說,早些年,在經濟轉型中,不少企業出于成本考慮轉移到東南亞等地區,但疫情爆發2年來,由于世界其它國家和地區普遍疫情防控能力較弱,導致這些工廠無法正常開工,最終訂單又轉回中國國內生產,這引發了“轉單效應”,東莞也可以說是“因禍得?!?。
“中國是制造業大國,疫情防控又表現優異?!绷纸f,轉回國內的訂單主要轉移到廣東,而廣東又主要是分流到東莞。
而東莞之所以成為訂單流動的主要目的地,是因為它歷史形成的優勢?!皷|莞過去幾十年所形成的產業鏈優勢,是其他地方沒法比的?!绷纸f。
2020年全國主要城市外貿依存度,東莞位居榜首(來源:風口財經)
廣東哈一代玩具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東莞,其產品內外銷各占一半,相對于疫情發生前,該企業訂單不降反增,大約增長50%。其中,出口增長約30%,其他主要來自內銷的增長。
1月21日,廣東哈一代玩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肖森林接受南風窗采訪時也表示,受新冠疫情影響,印度、越南、緬甸等國沒法復工復產,訂單就轉回來了。他表示,訂單回流同時也得益于中國經濟恢復較快。
2021年3月,中國服裝協會在其官微的一篇文章也指出過這種現象:受益于國內疫情率先得到有效控制,中國服裝行業憑借完備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快速恢復生產供給,在海外經濟重啟、市場需求回升以及部分訂單回流的情況下,服裝出口降勢逐步緩解,并于(2020年)8月開始連續5個月呈現正增長。
2021年12月21日,黃埔海關發布的東莞前11月外貿數據顯示:2021年前11個月,東莞外貿進出口1.39萬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增長15.8%。前11個月,東莞外貿整體規模位居全省第二位,僅次于深圳。
在東莞市委黨校教授王學敏看來,除外貿出口促進了增長,第三產業的發展也很重要,比如,隨著人口增多帶來的服務業發展和消費增長。
“機器換人等生產變革,使得在一線的產業工人有所減少,但產能明顯增加?!蓖鯇W敏分析,一些技術人員因收入增長并在東莞安家落戶后,之后把父母、孩子也遷移過來,這也帶動消費增長。
制衣車間采用智能吊掛系統,減少人工提升工作效率
2021年1-11月,東莞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846.81億元,同增14.5%。同期,佛山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278.13億元,同增9.8%。從這一組數據對比里,可以看到人口規模的優勢。東莞常住人口比佛山多97萬人。
多種因素助推東莞GDP在2021年破萬億,但在官方看來,東莞的底氣,主要還在于制造業這一塊。
如果以“金字塔”結構來描述它,東莞的制造業是這樣構成的:
東莞擁有超過19萬家工業企業,涵蓋34個大類、6萬多種產品,形成了完備產業鏈體系。
2020年疫情突然暴發時,東莞依托強大的供應鏈體系,口罩機的產能瞬間飆升,東莞口罩機產能約占全國的60%。這是金字塔的基座。
這一基座,讓東莞有了“抵御風險、安身立命”的基礎,這也是東莞在疫情發生時,可以“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的重要原因。
東莞有1.1萬多家規上工業企業,數量僅次于蘇州、深圳,三年“小升規”企業數量總和全省第一。這是金字塔的中部。
目前,東莞擁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7387家,數量位居廣東省地級市首位。這是金字塔的頂端。
東莞松山湖國際創新創業園區
一個地級市擁有近7400家國高企業,這比一些省的總數還多,這就是東莞經濟發展的活力與潛力所在,也是東莞核心競爭力所在。
真有那么多人?
東莞有超過1000萬常住人口,這讓不少人感到不可思議。乘坐地鐵、公交或者行走街頭,人們并沒有感到熙攘往來,這兩年甚至會感到人變少了。
這是什么原因呢?
“東莞常住人口破千萬,不是第七次人口普查后才達到的?!蓖鯇W敏告訴南風窗,東莞早前就已破千萬。
2010年,東莞官方公布常住人口突破800萬人,有官方人士便曾告訴南風窗,當時根據食用鹽以及手機卡等指標來推算,就已有1200萬人?!笆芟抻诋敃r的技術水平,可能和實際數據有出入,但也具有參考意義?!?/p>
去年,第七次人口普查公布東莞的常住人口為1047萬,這個數據截止的時間是2020年11月1日零時。但據南風窗查閱中國統計出版社出版的相關書籍,早在2016年,東莞常住人口就已達1016.58萬人。2020年,這個數據為1048.36萬人。
“感受不到”的主要原因首先在于東莞作為一座制造業城市,“職住一體”是其主要特性。肖森林告訴南風窗特約記者,產業工人的工作和生活都在廠區或圍在工廠周邊,方便就近上下班,因此流動性不大,所以感受不到。此其一。
東莞制造業的人才總量超過104萬,占全市總量的比重超過40%(來源:南方+)
其次,東莞公共交通不方便。事實上,這座早已超過千萬常住人口的城市里,從市區坐公交到近鄰廣州或深圳的鎮,兜兜轉轉,需要好幾個小時。至今,東莞唯一的一條地鐵線路只經過石龍、茶山、東城、南城、厚街、虎門等5個鎮街,但東莞有32個鎮街。此外,還不包括松山湖管委會等產業園區。因為通達性有限,唯一的一條地鐵在多數時間里空蕩蕩的。
再次,東莞是個多中心城市。32個鎮街“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本地居民在域內即可完成“吃喝玩樂”,加上市區尚未形成強吸引力的商業地標,如追求高檔次購物,很多東莞人可直接開車或坐車去深圳或廣州。所以中心的向心力不強,市內人口流動性就偏低。
2021年12月13日,東莞出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報告,軌跡顯示,病例從西安返回東莞,吃喝玩樂均在大朗鎮完成。截至12月22日24時,與這一波局部疫情相關的病例共24例,但這些病例均在大朗鎮內活動,沒有波及其他鎮街。
也就是說,“感受不到”東莞是座常住人口超千億的城市,是因為人口分布均勻,而且流動性弱。
那么,該如何看待東莞人口規模和經濟規模雙雙發生統計學意義上的突破呢?
人口上看,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東莞全市大專以上人口為138.5萬,只占常住人口比例13.2%,遠低于深圳28.8%(507萬)、廣州的27.3%(509萬)、珠海的25.8%(62.8萬),比佛山16.1%(153萬)還要低,東莞全市還有57.9%為初中及以下學歷人口。
2020年,東莞每十萬人口中擁有大學程度人口為13241人,居全省第六
東莞技能人才目前約112.2萬人,占產業工人的22.3%。
人口的學歷和技術水平,是與產業結構相統一的。這表明,盡管東莞提供的經濟機會吸引了大量人口,但至今仍然面對著高質量發展這個數十年追求的目標如何更好地實現的問題。
從經濟規模的發展上看,與其他進入萬億GDP城市相比,東莞也面臨不少挑戰。江蘇南通,2004年GDP突破1000億元,2020年達到破萬億,達10036.3億元。從破千億到破萬億,南通用了16年。
再看佛山,2002年,佛山全市國內生產總值破千億元,達1168.66億元。2019年,佛山GDP破萬億,達10751.02億元。從破千億到破萬億,佛山用了17年。
東莞GDP從破千億到破萬億,前后用了19年,速度稱不上快。
但破萬億后,東莞會有更多的機會。林江說,東莞今后在爭取發展項目落地上,在城市規劃、土地指標和公共交通、教育、醫療等配給上,將更容易獲得支持,這對東莞來說無疑是個新的發展起點。